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家具动态 » 正文

行业抄袭风愈演愈烈 家具企业维权何时不再难?

发布日期:2012-04-19    来源: 顺德家具网 (www.shunde-jiaju.com)         浏览次数:1267
核心提示:在外观设计方面,企业之间相互抄袭在行业内已成秘而不宣的潜规则。鲁力 摄  一提起维权,人们自然地将其与消费者相联系,而实际

在外观设计方面,企业之间相互抄袭在行业内已成秘而不宣的潜规则。鲁力 摄

  一提起维权,人们自然地将其与消费者相联系,而实际上,作为产品与服务提供者的企业也存在维权问题。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记者采访多家家具企业时发现,多数企业都遭遇过各类侵权事件,内容涵盖商标侵权、外观专利侵权等方面。

  专家表示,由于侵权的成本低、利润高,侵权案件屡禁不止。企业面临侵权问题时,不但缺乏自主维权意识,还往往被繁琐复杂的维权流程吓退,于是选择忍气吞声或私下和解。长此以往,行业发展将遭受不利影响。

  模仿抄袭问题积重难返

  “在我们这个行业内,不被抄袭仿冒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抄袭者)在暗处你在明处,你无法事先阻止他。”深圳市左右沙发公司副总裁洪晓山告诉记者,企业之间相互抄袭在家具行业内已成秘而不宣的潜规则,抄袭对象主要是家具产品外观。

  家具企业抄袭成风的背后,反映了该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漏洞,此类行为极大挫伤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据了解,家具业知识产权的范围主要包括专用木工机械、加工工艺技术、新材料、家具品牌、外观设计专利等。随着工艺技术水平普遍提高,家具企业的竞争力大都集中到产品的外观设计上。家具的款式创新和随之取得的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成为现代家具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然而近些年来,围绕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发生的诉讼在家具制造业屡屡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专家表示,当前国内家具行业自主创新少,原创设计不受重视,已严重阻碍了家具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之路。

  “家具业之所以抄袭风盛行,是因为产品在研发、设计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型家具企业或能承担这笔费用,但是对于大部分实力不强的中小企业来说,抄袭是最直接也最便宜的捷径。”

  某家具制造企业负责人透露,企业推出一款新品,从市场调查到设计制作、材料试验、模具开发,前后历时半年,成本就要10万元,市场认同比率往往不到一半,平均成功率仅仅在30%—40%,而仿制者却不必承担任何市场风险,看到哪款流行就模仿哪一款。

  “模仿作为二次创新,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一些漂亮的款式,推出之后马上就成了世界流行,你当然可以模仿。”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会长黄伟业认为,在家具行业内,抄袭模仿或许还会存活多年。抄袭模仿也并非一无是处,很多创新产品都是在模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别人模仿你的产品,说明你的产品做得好,产品质量过硬”。

  但他也表示,在模仿基础上生产出来的产品,应和原产品有所差异,模仿要有一定的尺度,这在业内规则和法律法规上都有标准和判断。照搬全抄式的模仿不仅会搅乱市场环境,还会让中国的企业丧失了创新能力,最终可能断送掉国内家具业的前程。

  维权成本太高 企业望而却步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对于家具业的新产品,只有外观保护政策,具体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经过相关的认定之后,给该企业和产品颁发证书以及相关的评审文件、专利号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然而,这种保护仅限于产品的外观,且只有产品外观具有80%以上的相似率,才能被确认为抄袭或仿造了该产品的外观,这就意味着,造假者只要略微修改产品的工艺、造型,就能很容易地避开侵权惩罚。“法律对于产品相似率的认定方式也比较模糊,结论不完全由专家给出,而是要求一般人能看出明显相似,才可以认定为相似。”
 

在外观设计方面,企业之间相互抄袭在行业内已成秘而不宣的潜规则。鲁力 摄

  此外,企业要想为自己的产品获得保护,前提是该产品已经申请过外观专利。“如果你的产品没有申请专利,那么被别人仿造,也没办法维权,现在还是有不少企业不太重视申请专利,总觉得太麻烦。”专家表示。

  据记者了解,在申请专利保护方面,企业主一直反应冷淡,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专利维权过程中面临诸多不便。在采访中,不少家具企业表示,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成本太高,在操作上并不现实。

  “你为了一款产品和别人打场官司,前后至少要花一年时间,而你的产品生命周期只有半年,等官司赢了,你的产品也已经过时了。”左右沙发负责人洪晓山说。由于家具专利官司胜诉赔偿金额相对不高、时间跨度较长等原因,一些家具企业面对专利侵权时,宁愿选择私下和解。也正因为维权成本太高,在家具行业中普遍流传着“饿死不要饭,屈死不告官”的说法。

  企业维权:“法律诉讼+产品升级”

  “如果因为维权成本太高,就主动放弃权利,那只会使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也不利于激发企业创新动力,”洪晓山说,由于家居市场不断扩大,随之出现各类山寨企业,几乎已是防不胜防,他所在的公司创办至今,已有26年时间,也曾遭遇过不少侵权事件,公司正视这一现实,并一直在捍卫自己的权利。

  左右沙发对于侵权事件采取了两种策略,一是加快申请各项专利,对违法企业给予毫不留情的打击;二是继续产品的转型升级,走创新发展之路。据介绍,26年来,左右沙发一直保持学习和创新的习惯,平均每两年要送一批员工到国外学习考查。同时还经常邀请国外专家来左右沙发指导和交流。

  “这两种策略是同时使用的,业内有的人嫌太麻烦,不愿意走法律途径,我认为这样不好。”洪晓山说,尽管有时通过法律维权比较滞后,但它对于违法行为却是一种震慑,也维护了知识创新者的尊严。

  专门研究企业知识产权法的东元(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朱春立认为,“一个具有长远眼光的企业家,须重视完善公司的风险内控。在经营班子中,应当有健全的法务部门,不能等到要打官司了才做准备。”他建议,企业须时刻保持维权意识,在商标、外观等方面及时申请专利,切忌因小失大。“申请一个商标可能就1000多块钱,但是挨上官司可能会把你折磨掉一层皮。”

  专家还表示,申请专利要及时,越早行动对自己越有利。发生于2009年的“斯帝罗兰诉左右沙发外观侵权案”,是一个典型案例。2009年,顺德斯帝罗兰公司法人代表周子鹏,在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后不久便发现,深圳市左右家私有限公司在市场上发售疑似侵权的产品。

  左右沙发因此吃了官司,被索赔30万元。对于此事,洪晓山解释称,“其实两家企业都是模仿国外的,左右沙发当时也获得了专利,只不过拿到专利的时间比斯帝罗兰要晚一些,并且两款产品的风格也不一样。”

  据业内专家介绍,企业维权的方式还有很多种,通过法律诉讼比较常规,同时企业还可以借助行业协会来维权。深圳家具行业协会会长黄伟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企业存在侵权嫌疑,调查属实的话,协会会对该企业实行通报,这样一来,大的卖场就都会不让他进驻,这样的企业很快就在行业里做不下去了。”

  “通过法律或者协会力量维权,只是应急举措,企业只有自己做大做强,才能永远不怕被赶超。”深圳一名家具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大多数企业,在保持领先方面更多地选择“变被动为主动”,即通过不断地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无论别人如何抄袭模仿,创新者始终领先他们一步,只要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模仿者永远超越不了你,不要因为被别人抄袭模仿而放弃创新,害怕创新。”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在线客服
微信公众账号
返回顶部